为了促进教师之间学习交流,回顾总结一学期外出培训情况,实现教师外出研修成果利用最大化,威尼斯官网于第17周至18周期间举办了三场不同主题的研修分享会。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勃、副院长邱培磊及全体教师参加了研修分享会。会上,外出研修教师娓娓而谈,慷慨相告思与得;台下教师洗耳恭听,虚心请教解疑惑。
第一场的主题是“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德语专业发展动态”,由英语与翻译教研室教师王灵焱、田丽玲与德语专业教师祖静主讲。前半场围绕“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展开,王灵焱老师总结了“2018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参会所学,倾心向学院其他老师们传递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新理念、新理论和新方法,比如“续理论”、“产出导向法”和“多元阅读课程模式”等。之后,田丽玲老师结合自己“英国文学”课程教学实践反馈,展示了“多元阅读课程模式”的实施步骤、优势和可行性,为老师们提供了教育教学的新范式。后半场主讲祖静老师风趣横生,以“数字化时代的德语教学”为题,警醒外语教师所肩负的重任和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要学习慕课制作、掌握新型实验室使用方法和提高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更要敢于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弄潮儿。三位老师的分享真诚恳切,分析鞭辟入里,所提供的一些教学思路和方式更是起到了冰释理顺的效果。
英语与翻译教研室王灵焱(图上)、德语专业负责人祖静(图下)分享参会心得
第二场研修分享会的主题是“翻译专业学科发展、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由商务英语教研室张发祥教授、教师王婷婷、英语、翻译教研室教师韩笑与大学英语第二教研室教师王静负责主讲,此次研修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围绕“翻译实践、翻译教育和翻译研究”相关话题,张发祥教授表示参会启发良多,特别是就课程设置、科研定题、实训改革等方面分享了所思所得;他认为威尼斯官网学科建设要将英语能力和行业发展相接轨,挖掘可行且有效的专业发展新路径。王静老师就中国“译出”翻译问题,指出目前“译出”存在的困难,鼓励老师们积极从事相关实践,研究中国翻译的新范式。
第二阶段,韩笑老师和王婷婷老师分别传达了新国标指导下的英语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构建要求。韩笑老师强调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都要有特色,并以梁文霞教授的《综合英语》精品课程建设为例,说明以学生为中心的分层分目标的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之后,王婷婷老师提到,外语教师要肩负起合格外语产业人才培养的重任,深刻理解高等外语教育的变革趋势,区分外语专业人才和外语产业人才的差别,认真研读国标实施方案基本要求,形成高水平的特色专业建设。最后,张发祥教授总结到,无论是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思路或是科研组队,都不应该分专业和领域,应该兼容并举,沟通协作,实现构思和资源的共享,推动整个外国语学院的教学改革和长足进步。
商务英语教研室教师王婷婷(图上左)、张发祥教授(图下)、英语与翻译教研室教师韩笑(图上右)分享参会心得
第三场研修分享会的主题是“产教融合背景下外语教育和外语实验室建设”,由商务英语教研室主任张晓宁、英语专业负责人宋新克主讲。
围绕“产教融合背景下外语教育和外语实验室建设”, 张晓宁老师从产教融合现状、要求和路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参会分享。她说,产教融合形势逼人,在此背景下,高等外语教育要实现三个转变:从人文类专业到产业类专业的转变,从专业人才到产业人才培养的转变,从外语学院到外语产业学院的转变。同时,产教融合育人要满足企业内在需求,关照企业核心利益,实现“双赢”和“多赢”。实施路径方面,福建江夏学院外国语学院就是产教融合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的一个成功的案例。她说,该模式的显著成绩主要归功于学院有效地将福建地方经济特色、福建江夏学院定位和师资再造工程进行了统一规划和融合再组,做到了“内在对接”和“外在协同”,实现了企业、学校和社会的多赢局面。
之后,宋新克老师与老师们一起探讨了新技术支持下外语教育发展趋势。《地平线报告》(2018高教版)显示,有六项技术在未来5年最有可能推动高等教育技术规划和决策,其中,学习分析、创客空间有望在1-2年被广泛应用;自适应学习技术、人工智能有望在2-3年获得普遍应用;混合现实、机器人可能在未来4-5年成为主流。宋老师分别就这六项技术做了简单介绍,科技的力量令人感叹。在感叹科技威力的时候,宋老师说老师们更要思考外语教师在未来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和肩负使命。在他认为,现有的教育方式终将被新技术革命下产生的新方式所取代,目前的热门岗位在十年后很可能成为冷门甚至消失,随之而来的是一批新的工作需求。因此,外语教师要做的就是顺势而为,尽快握好科技这把利器,帮助学生为尚未出现的工作做好准备。
商务外语实验中心主任宋新克(图上)、商务英语教研室主任张晓宁(图下)分享参会心得
通过聆听研修分享会,威尼斯官网教师收获了先进的课程改革理念与实用的课程建设经验,极大程度地提升了自身的业务素质,为后期课程建设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文/图 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