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颖,汉语言文学教研室专职教师,本学期主讲《教育心理学》课程。
教学内容:第五章 行为学习理论
主要任务:了解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斯金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华生、桑代克学习理论及强化理论的教育意义;识记并辨别经典性条件作用、联结主义、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解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应用。
《教育心理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决定和引领作用。为了教好这门课,郭晓颖老师以OBE理念为指导,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一、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方法。
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直接将理论讲授给学生,而是用一些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为什么曹操能够用“前面有一大片梅林,结了很多果子,梅子酸甜可以解渴”这样的假话解决了士兵口渴难忍的困局,让士兵有力量继续往前走?为什么在手机上抢红包,可能一次只抢到了一分钱,却还是会乐此不疲地去点手机?学生在思考的时候,引导学生结合要学习的理论,让学生在阅读教材、互相讨论的过程中,慢慢发现原来这些都可以用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来解释,同时也让学生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区别。
二、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讲授理论知识。
以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为基础,重点讲解理论、概念、方法论、逻辑框架等,深刻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要素作为切入点,将知识讲深讲透。如在讲授一些经典实验时,注意伦理性原则,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心理学家的实验。在讲到经典性条件作用时,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行为和情绪处理方式,通过将某些积极的情绪体验与学习活动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情感代入,注重与学生互动。
展示生活、学习中的场景,鼓励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在教学过程中,郭老师会随时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学生提出问题或完成任务后,及时给予反馈,用桑代克的试误说鼓励学生做事情不用怕犯错。
四、总结
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指导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文/图 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