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永,教授,文学教研室教师,本学期主讲“中国古代文学史Ⅱ”课程。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之第三章 陶渊明
主要任务——使学生了解陶渊明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其生活经历,体会其诗文的思想感情,分析陶诗尤其是其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以全面了解陶渊明其人的人生及其意义,发挥本课程内容的思政优势,帮助学生提升人生境界、确立家国情怀。
一、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思政的优势分析与目标设定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第二段中国古代文学史Ⅱ是本学期为2023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课程所涉及的秦汉文学和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宝贵资源。该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这些素材不仅生动新颖,而且富含深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本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构建起健康、独立、积极乐观的健康人格。
本案例教学内容为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第三章 陶渊明,主要使学生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思想,了解陶渊明诗和文的主要成就。陶渊明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心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抱有“大济苍生”理想的诗人,但东晋时期社会极其黑暗,他不愿同流合污,一直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37岁被授予彭泽县令,不久便弃官归田,过上了一直渴望的田园生活。他在那个时代就能不以亲自参加农业劳动为耻,且乐于与家人交往,是十分难得的。
基于此内容,本案例思政教育目标设定为:了解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及陶渊明在当时的遭遇,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提升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学生回归内心世界,热爱劳动,追求一种豁达的人生。
课程思政切忌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两张皮”。本案例为正常教学进度下思政内容的无痕呈现,思政教育内容与学科教学内容水乳交融,使学生在正常教学环境下受到思政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图 1 课程讲义手稿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认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和文学创作情况,对那个时期文人的普遍遭遇产生了情感共鸣,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具备了理解陶渊明思想及其作品的情感基础。
受课者为本科一年级下学期大学生,尽管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学科教育,已经基本建立了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他们身上不同程度存在着同龄人普遍存在的对社会认识不全面、劳动意识淡薄等问题,需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
三、在教学过程实现课程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与巧妙融合
在讲授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时,深入挖掘了课程思政元素,巧妙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知识的传授中。通过对陶渊明生平事迹的讲述,引导学生理解陶渊明在黑暗社会背景下坚守本心、追求真我的精神品质。同时,通过解读陶渊明的诗歌作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其诗歌中蕴含的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人生哲学。
图 2课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图 3 学生在回答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陶渊明的精神境界,本案例还设计了课堂互动环节。课堂上随机抽取2名学生谈对陶渊明诗歌主题和风格特点的认识,通过分享和交流,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堂上有学生提出了有关问题请老师进一步阐释。此外,还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践行陶渊明的精神品质,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通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巧妙融合到教学中,本案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其诗歌作品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表示,通过学习,不仅提升了专业素养,还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图 4 授课情况
图 5 师生互动:学生在提出问题
四、总结
以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优秀作品为媒介展开课程思政,能够取得到较好的效果。中国古代文学史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政素材,只要不是仅仅满足于学科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教学,而是立足于“三全育人”,着眼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心中有学生,就能收到课程思政的良好效果。
课程思政切不可脱离学科教学内容而进行干巴巴的说教。课程思政的效果,取决于思政内容的呈现时机和呈现方式,如果脱离学科教学内容抑或贴标签式的说教,不仅难以取得较好效果,反倒极有可能激活学生的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