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文传学院委派邢振毅老师参加了在贵阳举办的全国新闻传播学骨干教师研讨会。这场研讨会犹如一场知识的盛宴,为致力于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在为期五天的会议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们深入交流探讨,收获颇丰。以下是对此次研讨会的心得体会。
一、前沿知识,拓宽视野
本次研讨会以“AIGC 时代的新闻与新闻业”为主题,紧扣时代脉搏,探讨了新闻传播学科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时代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了这一主题,让我对新闻传播领域的前沿动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王润泽教授关于重思新闻学基本概念的讲座,引发了我对新闻本质在 AIGC 时代的重新思考。新闻的定义、价值以及真实性等传统概念在新技术的冲击下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义。王教授的观点让我认识到,作为新闻传播学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坚守新闻的核心价值。
闫岩教授分享的从选题到发表的经验,为我在教学和科研中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她强调了选题的重要性以及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让我明白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
单波教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文思考,深刻地揭示了技术与人文的关系。在 AIGC 时代,我们不能只关注技术的发展,更要注重人文价值的传承和弘扬。这让我反思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沈浩教授关于 AIGC 趋势与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讲解,让我看到了新闻业在技术推动下的新方向。媒体融合是未来新闻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需要培养学生适应这一趋势的能力。
刘永钢总裁以澎湃新闻的实践为例,展示了 AI 革命给媒体带来的巨大变革。这让我意识到,新闻媒体机构正在积极拥抱新技术,我们的教学也应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
喻国明教授对 AIGC 时代传播新生态与操作路线图的阐述,为我们描绘了未来传播领域的蓝图。他强调了个性化、精准化和互动化的传播趋势,让我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应新传播生态的能力。
二、交流互动,共同进步
研讨会不仅有精彩的讲座,还设置了小组讨论和交流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我与来自不同学校的同行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困惑,共同探讨了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小组讨论,我了解到其他学校在新闻传播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创新做法。这些经验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激发了我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动力。
与专家和业界精英的交流互动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他们耐心地解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并给予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新闻传播教育的信念。
三、实践考察,直观感受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 AIGC 技术在新闻业的实际应用,研讨会还组织了实地考察活动。我们参观了当地的一家媒体机构,亲眼目睹了 AIGC 技术在新闻生产、内容推荐、用户互动等方面的应用。
这次实地考察让我对 AIGC 技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感受。我看到了新技术给新闻业带来的高效和便捷,同时也意识到了随之而来的挑战,如虚假信息的识别、版权保护等问题。这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加生动地向学生介绍新技术在新闻业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对未来教学的启示
参加此次研讨会,让我对未来的新闻传播教学有了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要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学内容。将 AIGC 技术等前沿知识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新闻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新闻传播环境。
其次,加强跨学科合作。新闻传播学科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语言学等学科的联系日益紧密,我们应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同时,教师也应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合作,共同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
再次,注重实践教学。通过与媒体机构合作、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项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新闻传播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最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 AIGC 时代,虽然技术发展迅速,但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始终不变。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有担当的新闻工作者。
五、总结
2024 年全国新闻传播学骨干教师研讨会是一次难忘的学习之旅。通过这次研讨会,我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学到了前沿知识,还与同行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为未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 AIGC 时代,新闻传播学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作为新闻传播学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和进步,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新闻传播人才而努力。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新闻传播教育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