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如何破解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思考如何制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政策和实施策略,是我们需要面对和研究的。
教育改革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有学者指出,教育发展呈现“四个阶段性特征”。一是教育持续快速发展,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普及程度显著提高,但人民群众对教育有更高的需求、更好的期待。二是社会各界对教育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教育自觉逐步显现,但社会参与教育的途径不丰富、活动不充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不够紧密。三是教育发展成果更加显现,教育的工具属性广受重视,但对教育价值属性的关注有所不足。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管理运行特征愈发明显,政府对教育的强势管理仍是主流管理方式,发挥市场作用的支点难以稳固。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要加快建成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努力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现代化的教育一定是适合的教育。倡导适合的教育理念,发展适合的教育,就是要致力于解决过去没有解决或者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以及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解决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要求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发展适合的教育,在宏观层面,就是要把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细化为贴心的教育服务,让人民群众拥有获得感。中观层面要把满足选择作为教育改革的坚定方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推进教育改革。教育要“以人为本”,但许多情况下仍然是以教育者与管理者为中心。发展适合的教育要把学生的选择和社会的选择作为优先考虑的第一因素,把教育者和管理者放在后头。微观层面要把推动学生认识社会、感受职业作为改革的重点。换句话说,就是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放到改革的重点上,让每个孩子的特长与兴趣得到更好发展。
当前,适合的教育要基于高起点,如果没有这个前提,适合的教育就无从谈起。发展适合的教育,是针对当前教育问题的一个解决思路,是一条技术路线,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过去很多好的经验做法要继承、坚持,同时还要进一步创新。
一是大力弘扬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方法。毛泽东指出,“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我们的教育必须将这一思想方法贯穿教育的始终,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深化德育综合改革;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学生掌握真才实学和真本领;把学以致用、崇尚劳动、热爱创造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着眼点。
二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既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有益做法和经验,更要立足中国历史、研究中国国情、服务中国需要。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要研究我国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发展阶段,明白所处的历史进程和方位;要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明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要研究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的时代内涵及其与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联系,明确教育所要引领的社会精神文化风尚。只有这样,我国的教育才可能形成富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
三是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重视和加强全面的劳动教育来带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是时代命题。我们要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用“社会是大课堂、生活是教科书”的观念,发挥课内外、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作用,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和健康向上的生产生活技能。要提高学生审美水平与人文素养,强化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把体育工作列入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考核指标。
四是强化社会共同责任。教育是一项既关系党计国计也关系民生的系统工程,谁都不是旁观者,谁都不能置身事外。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一方面要落实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统筹规划、政策指导、推进改革、协调落实力度;另一方面要带头建立科学的人才使用导向,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担负育人的社会责任。全社会都要关心教育、理解教育、包容教育,积极参与和支持教育发展,为学生提供成长的平台、环境和氛围。家长要把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与成长规律结合起来,发现和培养子女的兴趣、特长,引导和尊重其选择,克服“家长制”作风和做法,形成育人合力。
教育矛盾变化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脚步,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动力。教育现代化期待教育改革的新突破,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进展必将迎接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
转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