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16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报告活动在福州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姜恩来出席活动并致辞。活动由福建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陈星、福建医科大学副校长王世鄂、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唐振鹏、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郑家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长李翠霞、洛阳理工学院副校长王新武分别主持。
姜恩来致辞时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作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奋进方向。他强调,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携手探索、勇于实践、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对此,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完善思政教育体系。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育人,着力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格局。二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三是科技赋能自立自强。高校要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前瞻性布局基础学科、紧缺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统筹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学研用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支撑。四是构建高效治理体系。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建立“三位一体”的一流大学创新体系,健全数字化教育机制,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作题为《安徽理工大学双特色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理工医融合培养高素质人才》主旨报告。他深入分析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的新需求,并阐述了双特色发展安理实践路径。他强调,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金字塔”,既要打造一流大学的“塔尖”,还要强化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塔身”基础作用。高校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和特点,更好肩负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大使命。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更要发挥对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有力举措。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活动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展现了高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必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来源:摘编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微信公众号 2024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