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T05037
课程名称:美术鉴赏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选修课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全院本、专科
开课单位:艺术学院
总学时数:32 (理论教学学时:32 实践教学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教学目的、主要任务及学生能力培养要求
(一)课程教学目的、主要任务
《美术鉴赏》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限定性选修课程,属于现代大学生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主要培养目标是提升大学生人文艺术素养、美术鉴赏能力。本课程按照美术史的年代顺序,引导学生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欣赏从原始社会到20世纪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使学生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比较系统的了解世界各民族美术创作的伟大成就和艺术发展历程,体会艺术美带来的审美享受;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比较同一历史时期中西方艺术审美的异同,使学生树立宽泛的文化态度,加强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同和理解,提高审美素养。
(二)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降低非美术专业学生欣赏作品的难度,保护学生的欣赏兴趣和学习热情,达到从开始的不会欣赏到能够独立欣赏的教学目标,由“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浅层次欣赏发展到能够“感知作品-分析作品-领悟作品”的深层次鉴赏,切实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协调发展。
1. 知识目标
(1)美术的历史发展脉络;
(2) 美术的种类及风格;
(3) 美术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思想。
2.能力目标
(1) 理解美术的发展历程及相关学术用语;
(2) 具有分辨不同美术种类的能力;
(3) 具有鉴赏美术、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通过对美术历史的讲授,培养学生具有热爱艺术、感知艺术、享受艺术的意识。
(2)通过对不同种类美术作品的赏析,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艺术感受能力,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独立欣赏作品的审美兴趣,锻炼学生的审美表达能力,逐步完善学生在审美领域里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第一章 美术概述
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美术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美术的分类
第三节 美术的形式语言
教学目标:了解美术的概念,区分美术的不同类别,理解美术的形式语言,掌握中西方绘画的基本特征及种类区别。
教学要求:通过理论讲解与多媒体课件视图相结合,使学生在直观感受中了解美术语言的特点,利用视图和音乐的通感效应理解不同的色彩语言,掌握不同的色彩对比。
重点:“线条、明暗、构图、透视、色彩”五种基本美术语言。
难点:色彩对比的各种效果。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法、赏析法、讨论法。
第二章 史前时期美术
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人类史前美术的特征
第二节 洞穴壁画、岩画、小型雕像、陶器等原始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了解人类史前美术的特征,理解洞穴壁画、岩画、小型雕像、陶器等原始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掌握“三步欣赏法”的欣赏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作品,用提问法、赏析法、讨论法帮助学生学习欣赏方法,引导学生用“三步欣赏法”欣赏洞穴壁画、岩画、小型雕像、陶器等原始美术作品。
重点:洞穴壁画的欣赏。
难点:人类史前美术的特征。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法、提问法、赏析法、讨论法。
第三章 青铜时期美术
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先秦至汉代美术
第二节 古埃及、两河流域美术
第三节 古希腊、古罗马美术
教学目标:了解青铜时期的历史背景,理解先秦美术、秦汉美术、古埃及美术、两河流域美术、古希腊美术、古罗马美术等作品的艺术特征,掌握不同地域的美术特点。
教学要求:使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理解美术作品,通过课堂讨论和典型案例分析,指导学生学会分析作品的形式和内容。
重点:中国秦汉美术的艺术价值。
难点:古希腊美术特点分析。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法、赏析法、讨论法。
第四章 4——14世纪美术
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欧洲中世纪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欧洲中世纪美术特征
第三节 印度、东南亚的佛教美术
第四节 中国4-14世纪(魏晋南北朝至元代)绘画
教学目标:了解欧洲中世纪“政教合一”的时代背景,理解欧洲中世纪美术特征,欣赏印度、东南亚的佛教美术;了解中国4——14世纪绘画的繁荣发展,掌握这一时期欧洲和中国美术发展的明显差别,分析其产生差别的社会原因。
教学要求: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4——14世纪的美术作品,使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理解美术作品,掌握时代背景下的欧洲美术特征,学习“三步欣赏法”中第三步“领悟作品”。
重点:欧洲中世纪美术、中国4——14世纪绘画。
难点:时代背景下的欧洲中世纪美术特征。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法、赏析法。
第五章 14——16世纪美术
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欧洲14——16世纪美术特征
第三节 中国明代美术特征
教学目标:了解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理解欧洲14——16世纪的美术特征,掌握中国程朱理学对明代绘画艺术造成的影响。
教学要求:了解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熟悉欧洲当时的美术特征,理解中国程朱理学对画家的影响,欣赏明代重要绘画作品并能分析艺术特征。
重点:文艺复兴美术三杰及其作品欣赏。
难点:中国大写意的意蕴表达。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法、赏析法、讨论法。
第六章 17、18世纪美术
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
第二节 古典主义、现实主义等欧洲画派
第三节 八大山人绘画
教学目标:了解欧洲美术主要流派、理解并分析巴洛克与洛可可不同的艺术特征、浏览古典主义绘画和现实主义重要作品;了解中国的主要画派,理解画家通过创作含蓄表达胸臆的方式,掌握不同流派的作品特征。
教学要求:通过理论讲授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作品,帮助学生认识欧洲美术主要的流派和中国画派,理解并掌握不同流派的作品特征。
重点:巴洛克美术、八大山人绘画的胸臆。
难点:洛可可美术与巴洛克美术的不同特征及其产生原因。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法、赏析法、讨论法。
第七章 19世纪美术
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日本浮世绘
第二节 美国绘画
第三节 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
第四节 浪漫主义
第五节 中国晚晴绘画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晚清绘画与文人情怀,了解融合东西方特色的日本浮世绘、新兴的美国绘画,理解欧洲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浪漫主义绘画的特征与发展,掌握重要画家的发展轨迹,能鉴赏这一时期的名人名作。
教学要求:通过展示 19世纪经典美术作品,用横向比较法,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美术史知识,使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理解主要流派的代表性作品;通过课堂习题,指导学生熟练运用欣赏方法较为完整的鉴赏作品。
重点:后印象主义、浪漫主义代表作品的艺术特征。
难点:梵•高及其后印象主义绘画的理解。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法、赏析法、讨论法。
第八章 20世纪美术
学时:(课堂讲授6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西方野兽派、抽象主义、达达主义等现代派艺术
第二节 中国现代美术
教学目标:了解20世纪的时代特点与美术特征,理解西方野兽派、抽象主义、达达主义等现代派艺术特征,掌握中西合璧的中国现代美术对西方美术的借鉴与发展。
教学要求:通过时代背景的介绍,使学生理解主要流派和画派的作品特征,通过课堂习题,使学生掌握如何鉴赏抽象主义绘画,如何正确理解达达主义美术。
重点:抽象主义绘画的实质。
难点:中西合璧的中国现代美术作品中隐现的借鉴与传承。
三、课程章节与学时分配表
章节 |
教学内容 |
理论学时 |
实验学时 |
实训学时 |
其他学时 |
小计 |
一 |
美术概述 |
2 |
0 |
0 |
0 |
2 |
二 |
史前时期美术 |
4 |
0 |
0 |
0 |
4 |
三 |
青铜时期美术 |
4 |
0 |
0 |
0 |
4 |
四 |
4——14世纪美术 |
4 |
0 |
0 |
0 |
4 |
五 |
14——16世纪美术 |
4 |
0 |
0 |
0 |
4 |
六 |
17、18世纪美术 |
4 |
0 |
0 |
0 |
4 |
七 |
19世纪美术 |
4 |
0 |
0 |
0 |
4 |
八 |
20世纪美术 |
6 |
0 |
0 |
0 |
6 |
合计 |
|
32 |
0 |
0 |
0 |
32 |
四、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
(一)考核方式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为考查课。主要通过提交命题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
(二)成绩构成
成绩构成比例:平时成绩占40%,(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讨论及表现等),期末成绩占60%。
五、命题要求
命题覆盖教材达到70%-80%;题型以实例分析为主,要突出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的特点,能科学合理地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全面考查学生的欣赏能力,着重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六、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1]黄苗子.《美术欣赏》. 中华书局出版社.2017年8月。
[2]刘晨、徐改、赵亚华、张玉花.《中外美术鉴赏》.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
(二)推荐参考书
[1]晁方方.《中国美术欣赏:设计基础教学与实践》. 辽宁美术出版社.2017年3月。
[2]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7年4月。
[3]盛文林.《艺术与人文修养:绘画艺术欣赏(第二版)》.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7年4 月。
[4]袁智忠,张友刚.《中国美术欣赏》.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
[5]卜寿珊.《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11月。
七、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贯彻人才培养方案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与有关课程及内容的衔接
该课程为全院大一学生的限定性选修课,是八门公共艺术课程之一,因此无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三)其他说明
美术鉴赏教学应以鉴赏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为主,引导学生在感官体验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及鉴赏能力。
大纲制订人:郑培培
大纲审定人:李宪广
制订日期:2018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