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专业内涵,提升教师教学素养,助力学院审核评估工作,2024年4月12日至14日,文传学院文学教研室徐腾云、于巧燕老师,应邀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参加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创新研讨会。此次参会旨在加强与其他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学院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进与创新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此次会议,两位老师期望能够带回更多的学术资源和教学经验,为文传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贡献新的力量。此次交流会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广西外国语学院文学院、苏州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广西外国语学院文学院院长吕植家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事业部副主任蒋旭东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全国各地的110多位参会代表齐聚一堂,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创新问题展开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
在会议主题报告阶段,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第十、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委吴俊教授在《第十一届(2023)茅盾文学奖作品评论及近年长篇小说创作概观》的报告中,首先宏观分析了中国文学制度设计的文学格局及人工智能时代文学创作的新变化,之后从主流价值观导向、题材、作家主力的代际转换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茅盾文学奖作品所呈现的特点,最后谈论了近年长篇小说创作中的挑战问题。
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本朝教授在《从文学制度到文学思想史兼及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报告中,从文学史写作的史料和史识问题、文学观与文学史观的拓展出发,深入探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和文学思想史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意义,并提出了文学史教学的思考。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教授以丰富的材料做了一场戏剧专题报告《近年中国话剧艺术一瞥》,他从话剧题材的突破、民营戏剧的繁荣、跨文化合作戏剧潮流、经典作品改编与文学作品的戏剧改编、青年创作平台的搭建、新技术的融合六个方面介绍了近年中国话剧艺术的新变。
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大学张福贵教授重点探讨了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范式与前提,他提出了文学史教学基础知识标准化、核心知识个性化、背景知识多元化的三大原则,并梳理了现当代文学的历史性研究、思想史研究和文化研究、审美研究、综合性研究、学术史研究等研究范式,最后对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三大学术前提,即政治前提、知识前提、理论前提提出思考。
四位专家的报告,主题突出鲜明、内容丰富前沿、材料鲜活充实、观点新颖独到,引发了参会代表热烈的讨论。专题报告之后两位老师与参会代表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两位老师获益匪浅。
在国家级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第四版)的使用与新一轮修订交流对话环节,教材主编朱栋霖教授,教材编者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张全之教授、西北大学袁少冲教授就教材的使用与新一轮修订和参会代表面对面对话交流,为教材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充分交流意见,为推动教材的持续创新发展共同出谋划策、深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