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
可它就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
近日,深圳龙岗的老陈(化名)突然收到了在广州读大学的“儿子”发来的QQ好友申请。
小陈说之所以用QQ联系,是因为自己正在上电脑课,学校规定不让携带手机。
而他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与家长商量。接着发来了一张《清华大学培训通知书》。
(模拟聊天记录)
小陈想报三门课程,学费45000元。
因为学费太贵,所以考虑再三才开口,而且今天已经是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了!
小陈说自己一定努力学习,绝不会让父母失望!
孩子这么懂事,老陈非常欣慰。学习上有需求,怎么能拒绝?
小陈也让爸爸放心,这个钱不是打给他的,而是由家长直接缴费给“王老师”。随后给了“王老师”的工作QQ。
(模拟聊天记录)
“王老师”轻车熟路,准确报出了小陈的全名,并与老陈核对了其他信息。接着用语音通话指导老陈进行缴费。
可老陈向“王老师”指定的银行账号汇了款后,对方说还需要交书本费、材料费。又推荐老陈再给孩子报第二期培训,两期一起报,比较划算。
前前后后转了15万,老陈开始觉得哪里不对劲,于是用微信给儿子留言确认,这才知道被骗。
但仅深圳市龙岗区今年以来就接报类似警情58宗,涉案金额182万元。
老套路之所以好用,正是因为骗子准确把握了家长心理:
至于骗子是如何获取了学生的信息和家长的QQ号?案件未侦破前,尚无法给出准确结论。
但通过回访发现,被骗家长的手机号均关联了QQ。
比如“手机丢了”、“掉水里了”、“上课不让带电话”等等,以免开口露馅。
声称因为贵所以犹豫了很久,报名仅剩1天,不想错过机会。理由看似拙劣,却迎合了家长期待孩子懂事和上进的期望,欣慰感动之余丧失了警惕。
尚且犹豫不定的家长与“老师”联系后,“老师”则会准确报出孩子的姓名和各种信息,让家长深信不疑后转账汇款。
依据过往案例,我们梳理出该类案件的发案规律及易受害人群画像。
● 发案时间集中在白天上班时段
这个时间段,家长通常忙于工作,又不断被
“孩子”和“老师”催促,匆忙中更易上当。
条件一:60、70后家长居多,孩子多为大学或高中住校生
高年龄段学生基本住校或者在外地求学,日常联系不够紧密,家长与孩子无法即时沟通核实。
家长与孩子通常使用电话和微信联系,所以骗子们一般选择QQ作案。通过地下黑产等渠道掌握家长手机号码并搜索添加QQ,家长们通过QQ也不易甄别身份。
总有一款配方适合你
(来源:深圳龙岗警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