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推进。同时,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数字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推动高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当前,以ChatGPT(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如火如荼,如何让高校思政课也拥有数字“范儿”,成为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课题。
高校要深刻理解数字化转型可能带来的挑战,充分做好防范工作。在此前提下,深度剖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助推思政课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三重困境”——教学内容不新、教学实效不佳、教学平台不强,并探索解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平台如何用”这三个现实问题,从而通过数字化赋能教师队伍、教学资源、教学平台“三位一体”建设,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数字化水平和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实效。
1 数字赋能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代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是数字时代的“弄潮儿”。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这个“增量”,全面提高教师数字素养和数字教学能力,在“教什么、如何教”上下功夫,讲深、讲透、讲活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一方面,要“请进来”,建好思政课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需求,生成符合学生风格、学生话语、学生情感的教学资源和策略,将可感触、可视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发展中生动鲜活的实践素材引入课堂,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青春话语、网言网语,使学习更加贴近学生、课堂更加具有活力,使学生亲身感受理论温度和科技魅力完美结合的新兴课堂。
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善用社会大课堂。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增强师生数字素养和数字思维,敢于走进“网端”、走上“云端”、破题“出圈”,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身临其境的沉浸式教学,走入田间地头、步入基层一线,将思政课堂“搬”到社会实践第一线。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下,师生可以亲身体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度和实践伟力。
2 数字赋能思政课教学资源供给
思政课教学资源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赋能教师和学生,打造既有理论高度又能接地气的思政课“能师”和“金课”,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招。
一方面,要下足“铸己”的功夫。思政课教师要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周末理论大讲堂”和人工智能技术支撑的数字资源平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跨国别、跨区域、跨学校地学习数字化课程,将新颖、前沿的数字技术与学习培训、课程解读、教学改革、教学方式有机融合,在“学什么、如何学”上下功夫,真会、真用、真教思政教学资源,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思政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对教学内容的阐释和解读,从需求端满足思政课教师对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运用。
另一方面,要做好“共享”的功课。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不断探索和发掘地域优势、学校优势、专业优势、人才优势,有针对性地加大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依托名师、名家、名校和“金课”,加大思政课优质数字资源的供给力度,共同建好数字教学资源库、案例库、重难点问题库,从供给端实现对思政课优质数字资源的聚合。
3 数字赋能思政课教学平台共享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平台基础,极大地推动了教育资源数字化与配置公平化。在此基础上,把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思政课教学数字化平台建设,将为思政课教学搭建更加良好的、跨越时空的网上平台,聚合起更高质量、更体系化、更多类型的数字教育资源,打造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的新场域。
一方面,要创新教育场景。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创新资源教育平台,在“用什么、怎么用”上下功夫,善用、爱用、妙用思政资源平台,充分运用好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技术和资源创设教学场景,将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科研院所、革命老区以及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等红色资源基地,帮助其焕发新的活力,打造“云参观”“云课堂”“云互动”等“线上+线下”教育教学新场域。
另一方面,要创新教学方式。人工智能技术是促进思政课数字化转型和提高思政课教育质量的工具。思政课教师要打破传统校园和传统课堂的边界,运用数字技术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模式、思维特质、心理特点,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充分运用慕课、直播、短视频等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课程中的理论“活”起来、人物“动”起来、事件“亮”起来,不断增强思政课程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可以将思政课变得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推动思政课数字化转型和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和有效的指导,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可以使学生更加方便地接触到不同地域、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更加高效地学习、交流和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要注意到,人工智能技术的不合理运用,将会导致人文学科发展衰落的趋势、因数字技术的“异化”而产生的学术弊端、学生学术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固化等现实性问题。
在未来的思政教育情境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至关重要。充分运用好人工智能技术这一把“双刃剑”,才能更好地为实现更加优质的思政教育和更高质量的思政课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