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商学院全面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着力推动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学思想、读经典、讲财商’活动,不断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山东工商学院党委书记白光昭在为学校师生讲授思政课时说道。
抓党建,全面引领课程思政建设
山东工商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坚持理论提升与实践深化同步推进,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学校出台《“课程思政”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明确党委领导责任和任课教师主体责任,各二级院校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制定相关配套措施。
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学校和各二级院校充分发挥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的主力军作用,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深层次挖掘课程思政内在规律,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促进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汇聚优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巩固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提炼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做好教师课程思政的培训,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搭平台,着力提升课程思政能力
课程思政的关键在教师。为了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研能力,学校积极搭建课程思政教研平台。学校成立山东工商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校长杨同毅积极带头参加中心举办的课程思政教学分享会,该中心整合国内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培训和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教育资源,创建了以“多平台”“多途径”“多层次”“本土化”“信息化”“坚持以课题研究项目为先导”的“三多两化一先导”为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
建体系,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
山东工商学院围绕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三条教学主线,按照“元素化、结构化、可视化”的工作思路,共同研发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基因库。同时以“针对性、引导性、价值性”为原则,共同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群。形成了以“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为支撑,以专业课程为辐射的课程体系,催生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覆盖学校所有院系、所有专业、所有课程。
为了推动课程思政工作“活”起来、“深”起来,学校还形成独特的课程思政“双轮驱动”教研模式,依托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加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建设,按照“坐标化、数据化、可视化”标准,围绕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德法兼修、使命担当“五大维度、十五个指标”同时,系统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评价体系,更好地推动课程思政高质量实施。
强特色,打造特色思政新名片
为适应新时代新需求,学校确立了财商教育人才培养特色,致力于培养财商人才。专业教师积极围绕学校、专业和课程特色挖掘、提炼财商思政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借助地缘优势,学校挖掘地方红色资源,组建百个“胶东黄金密运”红色金融宣讲团、开辟百米财商教育文化长廊,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动的财商教育新格局,使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接受正确的财商理念教育,还可以在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沉浸式感受财商理念,打造出一张财商专业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亮丽名片。
树典型,带动课程思政显成效
为全面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研究,每年立项课程思政教研项目50项以上,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一年一度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对表现突出的课程和教师予以表彰。通过对典型课程和教师的表彰,带动了全校教师投身课程思政建设的热情,形成了“人人讲思政、门门有德育”的良好育人格局。
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学校共获批40门省级一流课程,7门国家一流课程,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校的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也被评为省级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