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论述,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则以“加快”二字,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的迫切性。
当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形成更为深入的理解。其中,尤其需要从“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的角度,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并以此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世界一流大学,科学回答人民之问。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体现人民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我国教育事业党性和人民性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人民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
第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特别是“双一流”建设为推动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显著增强。在人才培养上,高等教育为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培养和造就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适应度明显增强。在科学研究上,高等教育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及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作出贡献。在社会服务上,积极响应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号召,构建与政府、社会、行业的新型纽带关系,不断提升在战略研究、政策建言、舆论引导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第三,高等教育不断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开放布局持续优化,我国已与159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举办了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与58个国家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建设了23个鲁班工坊。高等教育开放高地建设不断提速,“留学中国”品牌获得更多认可,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高等教育开放力度日益加大,中外合作办学蓬勃开展,审批、管理、评估、退出机制不断完善。
大学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与前导因素。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开创性、历史性成就,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来看,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有条件、也有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梦。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论述,深刻回应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高等教育主要矛盾的变化,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新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相应地,高等教育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矛盾转化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即由外延式发展转化为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这也导致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从数量上的“有没有”向质量上的“优不优”转变。
一流大学居于高等教育体系的顶端,体现着人民的最高期待。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要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对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高度负责,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用一流的教育教学满足人民群众提高素质、发掘潜力、改变命运的美好愿望,使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一流大学发展建设的成果能够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0月16日在《求是》杂志发表的《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中也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在推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当切实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一流大学承载着人民的最大获得感。扎实推进一流大学建设,是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最直接最真切的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重要论述的根本要求就是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使人民群众在一流大学的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一流大学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大学,是为人民服务的大学。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提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工农创造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共享一流大学发展成果,解决的不仅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问题,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并不是为少数人服务,而是要面向全体人民。
一流大学还需要以人民满意为尺度。一流大学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事关人民的福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办学的价值尺度,需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要有利于人民自身的成长,有利于人民事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人民美好生活的顺利实现。加快一流大学建设就是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