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引领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纲领性文献。《决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出了系统部署。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教育科技人才的融合交汇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不断增强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优化高等教育的功能定位和战略布局
《决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放眼全球,任何一个教育强国都是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战略部署的引领力量。进入新时代,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截至2023年,全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763.1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60.2%,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必须要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深化综合改革,切实发挥好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一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适度扩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数量。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快推进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稳步增加职业教育本科高校数量,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人口大省倾斜。支持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完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动态调整专业目录。根据人口变化情况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有序增加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二要分类推进高校发展。根据不同的办学主体、功能定位、培养层次、学科专业、学校性质和服务对象等,明确各类高校发展类型定位,引导支持高校差异化发展。完善高校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在办学标准、招生计划、资金投入、资源配置、质量评估等方面分类谋划、分类实施,引导不同类型高校自主定位,科学规划,在不同赛道上切实发挥自身优势,实现高质量特色化发展。三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国家重大的战略前沿和新兴领域,扎实开展有组织的协同创新研究,多出快出一批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同时要促进科研创新成果的及时转化运用,真正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四要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着力解决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特别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相对弱势群体倾斜,努力破解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矛盾,以及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诉求。五要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进一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水平。同时加强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帮扶,真正让高校毕业生能够实现高水平就业。
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面对新征程新使命,高等教育要始终把落实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作为根本任务,常抓不懈,务求实效。一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完善大思政课工作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二要持续提升学校思政教育质量。扎实开展思政课程教学研究,建设一批融时代大课、社会大课、理论大课为一体,能够引发情感共鸣、增进思想认同的大思政课精品课程,打造一批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高质量教材,积极构建润物无声、入脑入心的日常思政体系,积极探索探究式、互动式、启发式、情景式、案例式等多种育人方式,不断提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质量。三要积极探索社会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新范式。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思政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思想引领、实践体验和环境浸润,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紧密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四要切实加强思政队伍建设。统筹开展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工作队伍以及党员干部的培养培训和研修工作,持续提升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本领。五要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短板,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劳动习惯养成计划,全面普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
进一步完善发现和培养机制,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是人才资源中最关键、最稀缺的资源,是推动科技创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显得尤为紧迫。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人才支撑”。这都为我们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高等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力量,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使命。一要完善特殊潜质孩子的选拔机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进阶式成长特点,建立完善特殊潜质儿童青少年的科学识别和发现机制,拓宽中高考特殊通道,建立差异化选拔办法,实现早发现早培养。二要建立特殊潜质学生大中小衔接的贯通培养体系。探索中小学与本科、本硕、硕博等一体化培养机制。打破学科壁垒,重视加强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培养,探索学生自主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机制,优化课程建设和知识体系供给,创新育人方式,提升学生理论能力和综合素质。三要建立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协同培养机制。坚持学用结合、学思结合,注重问题解决式、项目制学习,加强高校与行业系统、优势产业和头部企业的合作研发,完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机制,在协同研究和科技创新中培养人才。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和人文交流,推动在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以及产业企业合作交流中育人。四要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育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既要加强科技教育,持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又要加强人文教育,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树立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宏大志向,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五要强化服务保障。健全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加大师资、项目、经费、资源的支持力度,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为促进学生全面卓越发展保驾护航。
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支撑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发展
《决定》强调要“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高等学校是基础研究的生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高校牵头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分别占总数的75.5%、75.6%、56.5%。面向未来,高等教育要持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扎实开展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要加速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推动一大批优势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形成一流学科群体。二要聚焦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重点发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方向,培育布局一批基础研究突破项目,打破学科、院系、校际界限,深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优化各类创新要素,支持青年科研人才开展高水平自由探索,加大长期支持力度,努力实现更多“0-1”的基础研究重大突破和更多优秀科研人才不断涌现。三要建立任务导向的协同攻关机制。根据任务需要,集中最优势高校、最优秀人才,组织跨学科、跨单位的攻关团队,组建政产学研攻关联合体,开展有组织科研。四要完善科研资源的有效配置机制。把重大科研创新平台作为研发任务实施的关键支撑,构建全景式平台知识图谱,加大经费投入和资源整合,强化大型仪器设备和科研资源的开放共享,确保科研工作保障有力、支撑高效。五要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通过高校科技园、区域技术转移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以及高等研究院建设,推动校地、校企深度合作,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转移为一体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格局,不断提升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服务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进一步完善文化传承创新机制,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决定》强调,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面向未来,高等教育要在传承创新文化、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方面切实发挥好主力军作用。一要全面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高等教育要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深入开展学理分析、系统提炼,深刻阐释这一创新成果的理论渊源、重大意义、科学内涵、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并推动转化为相应的学科方向、专业课程和教育改革实践。二要聚焦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全局性、前瞻性和针对性研究,突出学术原创性和文化主体性,加快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更好服务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三要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坚持“两个结合”,强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作用,立足中国改革实践创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自主知识体系。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积极构建中国教育学。四要加强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高等教育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五路大军”中的重镇,要统筹整合资源,建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强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规划建设一批国际组织、国别区域、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等。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加强领军人才、中青年人才培养支持,完善科研骨干培训研修制度,努力打造一支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高素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五要构建良好学术环境。健全奖励激励制度,加强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建设,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良好学术生态。
进一步完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加快推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根据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决定》强调,“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高等教育是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方面应该大有可为。一要做好“引进来”文章。科学研判发达国家对外政策,积极吸引世界高水平大学特别是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支持高校面向全球引进聘任世界顶尖人才。吸引更多优秀外国青少年来华学习交流,不断扩大中国教育“朋友圈”。主动学习研究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服务社会、学校治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深化公派出国留学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公派和自费留学作用,引导激励“留学报国”。二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高等教育海外办学能力,鼓励高校开展海外合作办学,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境外办学模式。有序推动职教出海,助力我国海外产业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完善中国教育国际传播体系,加强品牌培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方案,增强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三要打造“留学中国”品牌。设立吸引海外顶尖人才和未来全球精英的卓越留学项目,实施来华留学生入学考试考核制度,优化留学生结构。学习借鉴留学生教育相对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创新培养模式,优化管理服务,不断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努力办出世界一流的留学生教育。四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导支持高校积极培育国际学者团队,创建高端国际学术会议,主持或参与国际高层次学术项目,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促进全球学术信息交流。高质量推进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与国际组织共同打造国际知识生产和能力建设基地,汇聚全球智慧力量,助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科技创新。五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合作,巩固高层交往,主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机构工作和教育议程设计,积极发挥在全球议题设置和规则制定中的作用,合作办好重要国际会议、活动和项目。支持高校设立在华教育国际组织、学术联盟,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学术期刊、系列指数和报告;引导高校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国际化专门人才,为我国参与教育全球治理提供人才支撑。
进一步完善教师发展机制,加快建设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决定》强调,“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在教师。截至2023年,全国共有高等教育专任教师207.49万人。面向未来,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一要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教师发展。坚持强教必先强师。加强培育弘扬教育家精神基地建设,开发课程资源,以教育家精神引导高校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激励高校教师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二要提升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加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推动高校教师既做好所从事专业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又要加强对教育学基本理论和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和探索;既要重视理论研究、自由探索,又要重视有组织科研,注重产教融合、理实结合、协同创新;既要成为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更要成为教书育人的行家里手。三要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强化教育涵养、自律自省、示范引领、考核评价、激励惩戒一体化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四要完善高校教师管理机制。健全完善教师资格制度、聘任制度、交流制度、职称制度、奖惩制度等,完善博士后充实高校教师队伍的相关制度,注重吸收行业系统、头部企业优秀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激发高校教师队伍活力和创造力。五要巩固提升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推动薪酬制度改革,让教师成为最受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营造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强化教育家精神宣传阐释,支持教育教师题材文艺作品创作,推动建立健全教师表彰奖励体系,强化优秀教师表彰奖励和选树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尊重信任教师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完善教育数字化转型,积极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强调“要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决定》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高等院校是开展数字化研究、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前沿阵地,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力量。一要持续加强数字技术研发。协同头部企业和相关主体,紧跟国际前沿,集中优势力量深入开展数字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大模型等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实践探索,打造一批数字化、人工智能先进技术创新成果并不断迭代更新,探索建构教育数字化技术标准体系,支撑教育数字化转型。二要持续加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坚持应用为王,持续加强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国家教育数字化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地方和高校自主建设智慧教育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完善开放大学教育体系,聚集全国优质教育资源,集中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数字化学习空间,形成服务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三要持续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挥高校优势,协同相关科技企业,探索打造中国版教育大模型,探索建设数字大学、云端学校。推进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索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质量评价、管理决策等机制和模式,让教育数字化更好发挥助教、助学、助研、助管、助评、助国际交流合作的作用。同时要重视加强安全保障,强化内容安全、技术安全、数据安全、供应链安全、算法安全、伦理安全。四要持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和技能。完善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加强对教师数字素养培养培训和研修,引导高校教师积极开展应用实践,参与资源建设和技术研发,不断提升教师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能力。五要加强数字教育国际合作。主动学习借鉴国际数字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先进经验做法,积极参与国际数字教育合作项目。继续办好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和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主动参与相关标准制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持续发布智慧教育蓝皮书和数字教育发展指数,积极创办数字教育国际期刊,探索建立区域、国别数字教育合作机制,不断提升中国数字教育国际影响力。
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事关教育强国成败。要紧扣建设教育强国目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我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决定》强调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评价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深化评价改革。一要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念。推动各级党委政府、高校、社会、家长等评价主体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教育发展观、教育评价观,破除功利化思想,加快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合力协同做好评价改革。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凸显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引导高效能评价,减轻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负担。二要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深化高考综合改革,推进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开展学生发展评价改革,深化高校科技和人才评价改革,建构体现中国特色、具有世界水平、多元主体参与的高效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三要打造科学的教育评价内容。高考改革注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研究生招生考试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查,学生发展评价注重过程性、增值性、发展性和综合素质监测评估,高校科技人才评价突出创新价值、能力和贡献导向等。四要运用科学的教育评价方式。要区分不同评价对象、目标和任务,创新评价方式,提升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推进评价模式方法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五要提升研究和开展教育评价的能力。高校要加强教育评价学科建设和评价队伍的培养培训,提升各评价主体特别是广大教师开展教育评价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要普及推广教育科学知识和教育评价理论,引导全社会理解关心支持高等教育评价改革。
进一步完善高校管理机制,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决定》强调,“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向未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深化管理机制改革、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一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对高等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高高校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提高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二要全面落实依法治校。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等高等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高校治理体系。健全教学、科研、学生、组织、人事、财务、后勤等高校内部制度体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依法依规开展工作,依法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安全纠纷和风险。三要提升高校治理民主化水平。落实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立学术委员会制度,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探索成立由政府、学校、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参加的学校理事会,主动争取广大师生和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治理,提高学校治理民主化水平。四要强化高校治理的科学高效。深入研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规律,探索高校办学治校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完善学校治理机制,不断提升学校治理效能。五要完善办学监督制约机制。坚持管办评分离,深化“放管服”改革,引导高校自觉开展自我评价,主动接受政府和社会监督,积极争取第三方评估,以评促改,以改提质,不断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指明了方向。高等教育战线要紧密结合高校职能新定位,紧密结合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紧密结合人民群众新期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深化综合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人才智力支撑。
(来源:摘编自《中国高等教育》 2024年第15/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