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我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随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本科生导师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深化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优化。聚焦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建设目标,北京科技大学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和优势特色,按照“全覆盖、全过程、强投入”的工作思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新性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3+3”六位一体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着力发展素质教育,服务学生健康成长。
“三全育人”背景下“3+3”六位一体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提出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突出了教学育人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多元性原则,强调教学和育人相结合,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优势,提升全体教师的教学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逐步发展成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
2018年9月,首批“三全育人”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在全国启动。此次改革坚持现代教育发展方向,全面统筹教育教学各环节和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三全育人”改革的基础和关键在于育人队伍建设,赋予了本科生导师制新的内涵与要求。基于此,高校充分认识本科教育的重要地位,强化价值引领,采取综合举措,不断完善配套制度建设,敢于创新,努力形成具备学校特色的、可执行的、运行效果明显的本科生导师制育人模式。
2018年10月,北京科技大学在全校正式全面推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同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校。根据综合改革的工作要求,学校在2018年制定了《北京科技大学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工作任务清单,2019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2022年12月重新修订),明确了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致力于构建思政引领的“五育并举”一体化育人体系。同时,基于“全覆盖”“全过程”“强投入”的三大思路,发展了“3+3”六位一体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模式,正式开启了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本硕、本博贯通培养模式。
“3+3”育人模式指的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师资队伍构成,除了传统本科教学中的“班主任、授课教师、辅导员”外,又增加了“导师、导师指导的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形成了两类导师力量、六支队伍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导师主导、授课教师主教、班主任和辅导员辅助、研究生协助、高年级本科生参与”机制构建起了有鲜明自身特色的“3+3”六位一体的组织模式和育人模式。其中,“导师”“班主任”“辅导员”是实现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最为关键的三支队伍。“导师”的工作职责是负责搭建学习科研团队,为学生的学业发展、发展规划、学术科研等做好指导,同时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与精神世界,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学风建设指导、发展规划指导、教学情况调研以及配合开展班集体建设;“辅导员”主要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负责管理学生日常事务以及校园危机事件应对等。六支队伍既分工又合作,联系紧密,形成了导师抓“点”、班主任抓“线”、辅导员抓“面”、学工系统和教学系统抓“体”的“点、线、面、体”一体化育人体系,全方位、多层次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本研一体、高低互动”的大学生的交流机制,以及不同育人主体的“三助一辅”协同育人机制。
“3+3”六位一体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运行机制
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应围绕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德育为先、思想价值引领、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从试点推行到全面实施,从全员育人到全程指导,形成“3+3”六位一体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运行机制。
一、组织实施与管理
聚焦六位一体组织模式构建,高度重视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顶层设计和组织建设,不断强化育人资源整合,建立组织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人事处、科研院等各部门及各学院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协同管理体系。院系发挥组织实施作用,突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强调政治引领的作用。广大教师充分履职教书育人,各类学生充分参与。深入推进一流本科教育行动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践。建立健全本科协同育人领导机制,成立学校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各学院成立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优化师生双向选择机制,制定导师工作细则与考核办法,负责学院导师的聘任与考核等工作。
二、导师选拔与管理
不断健全完善导师素质标准和遴选办法,选拔具有中级(含)以上职称且在校承担教学科研工作一年以上的专任教师(含双肩挑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重点从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导师综合素质考察。加强导师组织建设,着力培养中级职称且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及入校工作不满一年的青年教师。鼓励导师将本科生纳入自己的科研梯队,积极构建以导师为首,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参与的科研创新梯队,发挥育人合力。围绕学校“本硕、本博贯通培养”相关要求,各位导师积极引导适合学术研究的学生自主制定学习方案,及时填写“导师工作手册”,记录学生成长过程。另外,学校积极实施“一生双师百企千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形成了“212X”培养模式,丰富了学生对导师的选择:为学生配备校企“2”名导师,由企业承担一定的培养经费,学生在大三大四和研一研二“2”个阶段到企业生产一线参与课题项目,校企双导师根据学生自身能力和职业规划,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种渠道。
三、考核与激励机制
导师考核包括校级考核和学院考核两级。学院每学年对各导师的工作总体情况进行考核,重点围绕“立德树人”“学业指导”“成长指导”“未来规划”等方面考察导师职责履行情况,考核结果将成为各类人员职称评聘、绩效分配、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各学院根据导师指导学生人数和指导学生工作的考核结果等额外发放导师津贴,或计算相应课时工作量,使教师的经济利益、表彰和荣誉得到了双重保障。学校年度考核或导师工作考核不合格的教师,扣减相应工作量,同时下一年不能指导新的学生。受到处分的教师视情况暂停指导新的学生,情节严重的取消导师资格。
“3+3”六位一体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运行成效
为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北京科技大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师生为根本的办学理念,基于“一降二升三满意”的办学目标,不断推动和落实“3+3”六位一体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
一、导师队伍持续壮大,发挥价值引领作用
2018年开始,学校先后为2017-2022级本科生配备导师。截至2023年7月,全校现有教职工3290人,其中专任教师1997人。专任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共1609名,占比接近81%。各学院专任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比例达83.1%,各科研院所等单位共有267人受聘担任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全员担任本科生导师,充分发挥了导师的价值引领作用。经过长期探索,制度渐趋完善,学校本科生导师队伍总量增长超过46%,导师数量和质量都获得大幅提升。“3+3”六位一体全程导师制的推行,进一步推动了师生互动,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增强了责任感、获得感,使学生在提升学业成绩的同时,增强了对学校的归属感,强化了个人的自信心,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育人实效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导师制实施成效显著,学生满意度明显提高
学校持续探索教书与育人的融合、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融合。近五年来,学校先后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校本科生对全程导师制“满意”和“非常满意”的评价达到了78%以上,平均分为91分(满分100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普遍增强,专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三、学风明显改善,学生学业水平提高
全面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是学校加强学风建设,营造学生爱学、老师爱教的良好氛围,大力培育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兼容并包、充满关怀的大学精神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学校高度重视塑造大学精神,重视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与学风、校风建设相融合。另一方面,面向大学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大力倡导“情怀”“情感”“情谊”文化,着力构建有“温度”的大学文化。导师的关怀与指导,设身处地的角色对调与共情分析,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心理上的变动与不适,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以更加自信、更加乐观的态度迎接未来。
四、创新创业参与率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增强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实施以来,学生参与科研、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的积极性持续增强,在学校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本科生参加学科竞赛种类、参赛人数、获奖人数等呈逐年增加态势。教师指导本科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热情日渐高涨,学科竞赛平台更加广阔。教务处与校团委、创新创业中心积极配合,形成合力,致力于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服务于建设有北科大特色的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总体而言,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施行,为学生早进实验室、参与重大科研和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了渠道。提前对有学术潜力的学生进行“科研启蒙”,打通了本硕、本博贯通培养的路径,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落到实处,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
“3+3”六位一体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展望
围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理念,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确立了更具针对性的育人目标,不仅为学生制定了长期的成长规则,还能够极具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是打造德才兼备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对于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可以从提升认识、组织实施、政策研究、课程思政四个方面进一步优化。
一、提升思想认识,促进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提质增效
大学是培养人的地方,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与本。本科生从高中进入大学,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是人生重要的分水岭,此时,导师的作用日益凸显。对此,学校要更加重视该制度的实施,优化顶层设计,将管理、宣传落到实处,让院系、导师以及学生个人都明白该制度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学校认识的高低、导师认识的高低、学院组织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都将直接决定该制度运行的效果。
二、强化组织实施,不断完善师生沟通机制
思想认识的高度与组织实施的能力息息相关。学校细化工作任务,科学制定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工作职责。要充分发挥学院组织实施能力,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确保本科生导师制的有序推进。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深入考察,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心理变动性、环境差异性、学习适应性等内容,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优化导师制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沟通平台。例如,可以对导师工作内容进行分类,制定导师服务清单和服务时间表。针对学生成长多元化需求,优化“一对一”导师制设计,尝试“多对一”导师组机制。加强师生“多元化”沟通平台建设,推动全程导师制数字化赋能。打造校内外导师平台互联互通,探索建立学生成长需求调查系统,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成长需求,并回应学生成长需要,科学配备本科生成长导师,进一步推动师生互动与交流,增强本科生导师制育人实效。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拓宽导师队伍来源,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知名人士、优秀校友以及重点企业的作用,搭建更加开放、多元的育人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与自主选择的机会。
三、深化政策研究,积极探索高等教育规律
高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都应该加强对政策的研究与学习,积极探索研究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基于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变化,及时获取大学生真实的心声与各方面诉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夯实导师制工作基础
强化思想理论教育,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引导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定位,自主规划设计成长路径,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允许学生选修其他专业课程并计入学位学分,逐步成长为“个性化”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学校也可根据市场需要和岗位需求,围绕某个特定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设立“微专业”,灵活搭配课程,提高学生知识结构的复合性,培养学生更强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以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提升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2023年第18期)